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蜀兴1号肉兔配套系的品种特征、繁育技术、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及记录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蜀兴1号肉兔配套系的生产、繁育及养殖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xing No.1 Meat Rabbit Composite System and Its Breeding and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131—2023《蜀兴1号肉兔配套系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地方标准,为蜀兴1号肉兔的育种、繁殖、饲养和管理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育方面,标准明确指出蜀兴1号肉兔是以新西兰白兔为母本,以加利福尼亚兔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要求种兔必须具备良好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以及抗病能力,并且体型外貌符合标准要求。同时强调种兔来源必须合法合规,确保遗传背景清晰可追溯。
其次,在饲料与营养方面,标准规定了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例如,仔兔阶段应提供高蛋白低纤维的日粮,促进快速生长发育;育肥期则需适当降低蛋白质比例,增加能量供给。此外还特别提到要保证充足的饮水供应,并定期检测水质安全。
再者,在环境控制上,标准提出了适宜的温度、湿度范围以及通风换气要求。冬季要注意保温防寒,夏季则要加强降温措施。对于笼舍的设计也有具体要求,比如笼底坡度不宜过大以防损伤脚掌,笼内空间大小要满足活动需要等。
最后,在疾病防控环节,标准倡导预防为主的原则,建议建立完善的免疫程序,定期开展健康检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治疗,并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同时鼓励采用生物安全措施减少人为传播风险。
以上只是对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