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徽派建筑木结构防火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徽派建筑木结构工程的防火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ire Protection of Huizhou-style Architectural Timber Struct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徽派建筑木结构防火技术规范》(编号DB34/T 29-2023)是安徽省针对徽派传统建筑特点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规范中一些关键条文的深度解读:
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徽派建筑木结构工程。特别强调了对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砖木结构和全木结构的防火设计要求。
2. 术语和定义:规范明确了“徽派建筑”、“木结构”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确保在实际应用中各方对于概念的理解一致。例如,“木结构”不仅包括承重构件还涵盖装饰性构件。
3. 基本规定:明确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并且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消防技术相结合。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4. 防火间距:根据建筑物规模及用途不同设定了相应的最小防火间距标准。比如当两栋相邻建筑均为单层时,其最小间距不得少于6米;而对于多层建筑则需保持至少9米的距离。此外还特别指出,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无法满足上述距离要求,则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防火措施来保障整体安全性。
5. 耐火等级:提出了木结构建筑应当达到不低于二级耐火极限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主要承重构件如柱子、梁等材料的选择上必须使用经过阻燃处理后的木材制品,并且所有暴露在外表面的部分均需涂刷防火涂料以增强防护效果。
6. 疏散通道与出口设置:强调了每个楼层都必须设有足够宽度且直接通向室外的安全疏散楼梯或走廊,并且每个房间至少有一个独立的紧急出口。此外还要求这些设施在整个使用期间内始终保持畅通无阻状态。
7. 消防设施配置:除了常规的灭火器材配备之外,还建议在重要部位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火灾报警装置等现代化手段来提高预警能力和控制能力。同时对于存放易燃物品的地方还额外增加了气体灭火系统的选项作为补充方案。
8. 维护保养:最后部分也提到了关于定期检查与维修的重要性,要求业主单位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隐患问题,从而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上就是对该标准中几个核心条款较为详细的分析说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