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徽风皖韵五微和美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划要求、建设内容、评价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开展徽风皖韵五微和美乡村建设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Villages with Hui-style Characteristics in Anhu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徽风皖韵五微和美乡村建设指南》(编号DB3410T 30-2023)是安徽省针对乡村建设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以下选取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关于“微改造”的要求
标准提出,“微改造”应注重保持乡村原有风貌,强调最小干预原则。这意味着在村庄环境整治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优先采用低成本、低影响的技术手段。例如,在道路硬化时,可以使用透水砖或本地材料替代传统混凝土,这样既能满足通行需求又能保护土壤结构。
二、关于“微田园”的规划布局
标准明确指出,“微田园”应当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合理安排种植区域,并且鼓励发展观光农业。对于已经存在的农田,不得随意改变其用途;新增的田园景观则需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此外,还特别提到要保留一定比例的传统农作物品种,以传承农耕文化和生物多样性。
三、关于“微设施”的配置标准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标准给出了具体指标: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一处公共厕所,每50户居民设置一组垃圾分类回收点,所有新建房屋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设备。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也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
四、关于“微治理”的组织架构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标准建议建立由村委会主导、乡贤参与、专业机构指导的工作机制。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大家对美好家园建设的认识和支持度。
五、关于“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部分强调要挖掘整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比如利用闲置校舍开办民俗博物馆,或者邀请手工艺人进校园传授技艺。另外,还提倡创作反映新时代农村新风尚的作品,如歌曲、舞蹈、戏剧等,以此激发人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内容较为深入地分析阐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