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型显示器件喷墨打印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艺流程、性能指标、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喷墨打印技术生产新型显示器件的企业及相关机构。
Title: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Inkjet Printing Technology of Advanced Display De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2161-2023新型显示器件喷墨打印技术通用要求》是湖北省发布的关于新型显示器件喷墨打印技术的规范性文件。以下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入手,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喷墨打印技术”、“新型显示器件”等关键术语。例如,“喷墨打印技术”被定义为利用计算机控制将液体材料精确地喷射到基板上的特定位置以形成图案或结构的技术。这一定义明确了喷墨打印技术的核心在于其数字化控制能力和高精度特性,这对于理解该技术在新型显示器件制造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二、技术要求
1. 设备性能
标准规定了喷墨打印设备应具备的基本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分辨率、重复精度和打印速度。其中,分辨率要求不低于1000dpi,这意味着设备能够实现非常精细的图案绘制,这对于保证新型显示器件的高质量至关重要。重复精度要求不超过±5μm,确保每次打印的位置偏差都在可接受范围内。打印速度则需满足生产效率的要求,同时不影响打印质量。
2. 材料兼容性
标准强调了喷墨打印技术对多种材料的良好兼容性,包括有机发光材料、无机材料以及金属材料等。这表明喷墨打印技术不仅适用于单一类型的材料,还能处理复杂的多层结构,适应新型显示器件多样化的需求。
3. 工艺参数
对于喷墨打印工艺参数,如温度、湿度和压力等环境条件,标准给出了具体的控制范围。例如,打印环境的温度应保持在20℃至25℃之间,相对湿度应在45%至65%范围内。这些参数直接影响材料的稳定性和打印效果,因此严格控制是必要的。
三、检测方法
标准还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方法来验证喷墨打印技术是否符合上述要求。其中包括光学显微镜检查、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测试等手段。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全面评估打印图案的质量、材料的均匀性和结构完整性。
四、安全与环保
考虑到喷墨打印过程中可能涉及有害物质,标准特别提出了安全和环保方面的具体措施。要求操作人员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且在打印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此外,对于废弃材料的处理也给出了明确指导,提倡采用环保友好的回收方式。
综上所述,《DB42/T 2161-2023新型显示器件喷墨打印技术通用要求》通过对术语定义、技术指标、检测方法及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详细规定,为推动湖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新型显示器件喷墨打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