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软件新质生产力园区的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包括评估指标的设计原则、具体指标内容及评估实施流程。本文件适用于软件新质生产力园区的建设、运营评估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Software New Productivity Park - Part 2: Indicator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IA 041.2-2024《软件新质生产力园区 第2部分: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相较于前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优化。本文将聚焦于“园区数字化服务能力”这一关键指标的评估方法变化,进行深入分析。
在旧版标准中,“园区数字化服务能力”的评估主要依赖于定性描述和人工判断,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而在新版标准中,该指标被细化为多个子项,并引入了具体的量化计算公式。例如,新增了“信息基础设施覆盖率”和“数据共享效率”两个子项,分别通过网络覆盖面积与园区总面积的比例以及数据交换成功率来衡量。
以“信息基础设施覆盖率”为例,其计算公式为:覆盖率 = (已覆盖区域面积 / 园区总面积) × 100%。这一公式的应用要求园区管理者首先精确测量各区域的网络覆盖情况,然后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得出具体数值。这不仅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还促使园区在规划和建设初期就注重基础设施的全面性和均衡性。
此外,新版标准还强调了动态监测的重要性。园区需定期更新相关数据,并通过对比历史数据评估改进效果。这种持续监控机制有助于及时发现服务短板,推动园区不断优化数字化服务水平。
总之,TSIA 041.2-2024通过对“园区数字化服务能力”评估方法的改进,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为园区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