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备份样品处置的基本要求、处置流程、信息记录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食品安全抽样检验过程中备份样品的处置工作。
Title:Food Safety Sampling Inspection - Disposal Specification for Backup Sam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954—2023《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备份样品处置工作规范》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食品安全领域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主要规定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过程中备份样品的处置流程和要求,旨在确保备份样品得到科学、合理、合法的处理,避免资源浪费并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开篇对“备份样品”进行了明确界定,即在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活动中,为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复检需要而留存的样品。这一定义强调了备份样品的核心功能在于支持检验工作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样品接收与保存
标准指出,备份样品应由抽样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接收,并妥善保存于符合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要求的设施内。此外,还应建立详细的样品信息档案,包括但不限于样品名称、数量、状态描述及存放位置等信息。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样品在整个保存期间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处置流程
对于超过保质期或不再具备使用价值的备份样品,《规范》提出了具体的处置步骤:
1. 评估:首先由相关责任单位组织专业人员对样品是否仍具有利用价值进行评估;
2. 公示:如果决定对外处置,则需提前向社会公众公告相关信息,如样品种类、数量以及预计处置时间等;
3. 处置方式选择:包括但不限于捐赠给科研机构用于研究、无偿提供给教育机构作为教学材料或是通过拍卖等方式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
4. 记录存档:所有处置过程均需形成书面记录,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特殊情况处理
针对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存在的争议性问题,《规范》特别强调了应当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必要时可邀请第三方公证机构参与监督整个处置过程,确保公平公正。
结语
DB14/T 2954—2023不仅为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备份样品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对于食品安全管理日益精细化的要求。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可以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