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梅花鹿鹿茸收获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梅花鹿鹿茸的收获与管理,以提高鹿茸品质和生产效率。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ntler Harvesting of Sika De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618-2023《梅花鹿鹿茸收获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梅花鹿鹿茸收获的技术性标准,该标准从生产实践出发,对梅花鹿鹿茸的收获时间、方法、工具以及后续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收获时间的选择上,标准明确指出鹿茸应在春季进行收获。具体而言,当梅花鹿的鹿茸长到一定长度且达到成熟状态时即可实施收获操作。这一规定基于生物学原理,确保鹿茸在最佳生长阶段被采集,从而获得高质量的产品。
其次,关于收获方法,标准强调要采用无痛或最小痛苦的方式进行操作。这包括使用经过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并配备适当的麻醉剂和消毒设备。此外,还要求每次收获后对伤口进行妥善处理,以防止感染并促进愈合。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动物健康,也提高了鹿茸的质量。
再者,对于使用的工具,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所使用的切割工具必须锋利且清洁,避免因钝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所有接触鹿体的器械都需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确保整个过程卫生安全。
最后,在鹿茸的后续处理环节,标准建议立即冷藏保存,并尽快送往加工地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鹿茸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另外,还应建立详细的记录系统,包括每头鹿的基本信息及收获的具体情况,以便于追溯管理。
综上所述,《梅花鹿鹿茸收获技术规范》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定,为梅花鹿鹿茸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指导依据。它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还能有效保障动物福利,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