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民俗旅游接待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质量要求、服务流程、管理要求及服务质量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提供民俗旅游接待服务的各类经营单位。
Title:Quality Specification for Folklore Tourism Reception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619-2023 民俗旅游接待服务质量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民俗旅游接待服务的地方标准。这项标准从设施设备、人员素质到服务流程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升民俗旅游接待的整体服务质量,保障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首先,在硬件设施方面,标准明确指出接待场所应保持整洁卫生,各类设施需安全可靠且定期维护更新。例如,住宿区域内的床铺、家具等要确保无安全隐患,厨房区域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相关规定,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和清洁工具。对于餐饮服务而言,食材采购渠道需正规合法,加工过程要严格遵守卫生标准,确保食品的新鲜与安全。
其次,关于人员培训和服务态度,标准强调从业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接待人员需要熟悉当地民俗文化,并能用普通话或游客熟悉的语言提供基本咨询服务。此外,还特别提到导游讲解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能够生动有趣地向游客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等内容,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地方特色。
再者,在安全管理上,该标准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接待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火灾、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同时,还需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自身安全,尤其是在可能存在危险因素的区域如陡坡、水域附近等。
最后,标准还关注到了环保问题。要求所有参与民俗旅游接待的服务机构和个人都应积极推行绿色低碳理念,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量,鼓励循环利用资源,努力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环境。
综上所述,《DB22/T 3619-2023 民俗旅游接待服务质量规范》不仅涵盖了从硬件到软件全方位的质量控制要点,而且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服务核心思想。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不仅可以提高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认可度,也有助于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