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麻哈鱼人工繁殖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大麻哈鱼的人工繁殖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rtificial Propagation of Chinook Salm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大麻哈鱼人工繁殖技术规范(DB22/T 3609-2023)是吉林省发布的关于大麻哈鱼人工繁殖的重要技术文件。以下对其中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1. 子一代种质要求:明确规定亲本必须来源于本地自然水域或经过至少一代本地化培育的种群。这主要是为了保护本地种群遗传多样性,避免外来种质引入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
2. 繁殖季节规定:繁殖季节应控制在每年9月1日至10月31日之间。这一时间段符合大麻哈鱼的自然生殖周期,有利于提高受精率和孵化成功率。
3. 亲鱼选择标准:亲鱼体重应在4千克以上,体长70厘米以上,雌雄比例为1:1至1:1.5。这样的规格既能保证繁殖质量,又有利于亲鱼后续恢复。
4. 孵化水温控制:孵化期间水温应保持在4℃-8℃范围内,温度波动不得超过±1℃。严格的温控可以有效防止畸形苗和死苗现象。
5. 苗种放流要求:放流苗种规格应达到7厘米以上,放流时间宜选在翌年春季冰融后。这样可以提高苗种适应能力和成活率。
6. 记录与档案管理:要求建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这有助于追溯种质来源,评估繁殖效果。
这些规定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对于规范大麻哈鱼人工繁殖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严格遵循这些要求,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