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叶酸生物营养强化玉米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贮存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叶酸生物营养强化玉米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lic Acid Biofortified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3T 14-2022《叶酸生物营养强化玉米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叶酸生物营养强化玉米的栽培过程。这项标准对于提升玉米品质、增加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品种的选择应以高产、优质、抗病虫害为原则,并且要求种子纯度达到98%以上。在种子处理方面,强调了播种前要进行发芽试验,确保种子发芽率达到85%以上。这一规定有助于保证种植出的玉米具备良好的生长基础,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土壤准备与施肥管理
土壤准备是栽培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该标准指出,应在种植前对土地进行深翻耕作,深度控制在25-30厘米之间,并结合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此外,还特别提到追肥时需根据玉米不同生长期的需求合理配比氮磷钾等元素,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或影响作物吸收效率。
三、田间管理措施
在田间管理上,标准提出了合理的密植方案,即每亩种植密度控制在3500-4000株左右。同时要求定期检查田间情况,及时清除杂草并防治病虫害发生。特别是在拔节期至抽穗期期间,要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四、收获与储存
关于收获时间,标准建议当籽粒含水量降至15%-20%时即可开始收获作业。收获后需要尽快晾晒干燥至安全水分水平(一般为13%以下),然后入库储存。为了防止霉变和虫蛀等问题,在整个存储过程中必须保持仓库通风良好且温度适宜。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叶酸生物营养强化玉米栽培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选种到收获再到储存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兼顾,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