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中的安全管理要求,包括组织管理、风险评估、应急预案、人员职责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活动的教育机构及相关组织。
Title:Guideline for Safety Management of Study Travel (Pract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研学旅行(实践)安全管理领域,标准的更新往往反映了行业发展的新需求与管理理念的演进。THNTA 0003-2025《研学旅行(实践)安全管理指南》作为最新发布的团体标准,相较于2019年发布的版本,在内容结构、责任划分和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优化。本文将以“研学活动前的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为切入点,对比新老版本标准的差异,深入解析该条文的应用方法,以期为相关机构提供更具实操性的指导。
新标准中明确将“安全风险评估”列为研学活动启动前的必要程序,并要求各参与方共同参与,形成闭环管理。相较之下,旧版标准虽然提及了风险评估,但未明确规定其具体实施主体及操作流程,导致实际执行中存在较大随意性。
在新版标准中,风险评估被细化为“环境因素分析”“人员适配性评估”“交通与住宿安全审查”等多个维度。例如,在“环境因素分析”中,不仅要求对目的地自然条件进行考察,还强调需结合当地气象、地质、治安等综合情况制定应对方案。这表明标准更加注重“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
应用层面,建议研学机构建立标准化的风险评估表,涵盖项目名称、时间地点、参与人数、潜在风险点、应对措施等要素,并由负责人、带队教师、安全员三方签字确认。同时,应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行程安排,如遇突发情况,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备案。
此外,新标准特别强调“全员参与”,即从组织者到学生家长均需了解并配合风险评估工作。这不仅是对安全管理的强化,更是对责任意识的提升。
综上所述,THNTA 0003-2025通过细化风险评估机制,推动了研学旅行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变。相关单位应以此为契机,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切实保障研学活动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