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料生产企业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基本要求、人员管理、生产管理、运输管理、储存管理和应急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饲料生产企业的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frican Swine Fev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Feed Production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792-2023 饲料生产企业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规范》是陕西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饲料生产企业有效防控非洲猪瘟。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非洲猪瘟”、“饲料生产企业”等核心概念。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提供了基础,确保所有参与方对术语有统一理解。
防控原则
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强调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人员管理、车辆消毒、原料控制等方面。这表明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需持续关注并改进其生物安全措施。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要求企业制定详细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涵盖人员进出管理、物资处理流程等内容。例如,规定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消毒程序,并穿戴专用工作服;对于外来物品,则需要经过高温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后方可进入厂区。
原料采购与验收
在原料采购环节,标准特别指出要优先选择来自非疫区且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定期对原料来源地进行风险评估。同时,在接收新批次原料时,除了常规的质量检测外,还需增加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项目,确保原材料安全无虞。
生产过程控制
关于生产过程中的防控措施,标准强调了清洁区与污染区分隔的重要性,要求生产设备定期清洗消毒,并且每班次结束后都要彻底清理工作场地。此外,还建议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设备以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感染风险。
出厂检验
出厂前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非洲猪瘟病毒检测,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被允许销售给下游客户。这项规定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也是保障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61/T 1792-2023》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同时也反映了当前国际上关于非洲猪瘟防控的最佳实践。希望各饲料生产企业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维护畜牧业的安全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