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葱主要病虫害的识别、监测与综合防控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大葱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综合防控。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Leek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787-2023《大葱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是陕西省发布的关于大葱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管理的技术标准。这一标准为科学防治大葱病虫害提供了依据,有助于保障大葱的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标准中明确要求在大葱种植区设立固定的病虫害监测点,定期对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和记录。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灰霉病、霜霉病、锈病等真菌性病害以及葱蓟马、葱地种蝇等主要害虫。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可以建立病虫害发生规律数据库,为预测预报提供支持。一旦发现病虫害有爆发趋势,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农业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控体系的基础。标准强调合理轮作制度的重要性,建议避免连续多年在同一地块种植大葱或葱属作物,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和害虫基数。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如及时清除杂草、合理灌溉、增施有机肥等,都有助于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另外,选用抗病品种也是重要的农业防治手段之一,种植户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品种。
化学防治
当病虫害达到一定危害程度时,化学防治成为必要手段。标准规定了允许使用的农药种类及其使用浓度,例如甲基硫菌灵用于防治灰霉病,代森锰锌预防霜霉病等。所有农药均需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不得随意加大剂量或频率。此外,在收获前一段时间内禁止使用任何农药,确保产品安全。
生物防治
近年来,生物防治逐渐受到重视。标准提倡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比如释放捕食螨对付葱蓟马。同时鼓励开发微生物源杀虫剂、抗菌素等环保型制剂来替代传统化学药剂。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病虫害发展,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综合防控策略
综合防控强调多种措施协同作用。除了上述提到的具体技术外,还应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降低湿度,从而减轻某些喜湿性病害的发生;合理安排播种期也能避开不利天气条件下的高风险时期。总之,只有将以上各方面有机结合,才能构建起高效稳定的防控网络。
总之,《大葱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为大葱生产者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指导方针,帮助他们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