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样品的采集、制备、保存和流转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mpling and Preparation of Farmland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ing Sam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783-2023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样品采集与制备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工作。以下将从标准中的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的基本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样品采集应遵循代表性、准确性和可比性原则。这意味着在选择采样点时,需充分考虑土壤类型、地形地貌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确保所采集的样品能够真实反映整个监测区域的土壤环境状况。此外,在采样过程中要使用清洁工具,并避免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采样深度与数量的规定
根据标准,不同类型的土壤和监测目的决定了采样的具体深度和数量。例如,对于表层土壤(通常指0-20厘米),建议每个监测单元设置不少于5个采样点;而对于深层土壤,则可能需要更少但更深的采样点来获取信息。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后续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样品制备流程
样品制备是确保实验室检测精度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中详细描述了如何正确处理新鲜采集回来的土壤样品,包括但不限于去除杂质、混合均匀以及适当风干等步骤。特别强调的是,在整个制备过程中必须保持操作环境的洁净度,防止外界因素干扰最终测定值。
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提高监测工作的可信度,《DB61/T 1783-2023》还特别提出了多项质量控制措施。比如,要求定期校准仪器设备;设立平行样、加标回收率测试等质控手段;并建立完整的记录体系以便追溯。这些措施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保障整个监测过程的质量。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解析可以看出,《DB61/T 1783-2023》不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南,也为相关从业人员开展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上述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