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再生水用于灌溉的基本要求、水质标准、灌溉方式、管理措施及环境监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使用再生水进行农业灌溉的活动及相关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claimed Water Irri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再生水灌溉技术在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TJSGS 005-2022《再生水灌溉技术标准》的出台为规范相关工作提供了依据。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关于再生水水质指标的重要变化进行深度解析。
以总大肠菌群数这一指标为例,在旧版标准中,其限值设定较为宽松,仅为3000 MPN/100mL。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数值被严格控制在了100 MPN/100mL以内。这样的调整充分体现了当前对公共卫生安全更高的要求以及对环境影响更全面的考量。
那么,如何正确应用这一新的限值标准呢?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检测体系,确保再生水处理过程中能够实时监测总大肠菌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其次,在选择灌溉对象时,应根据植物种类及其对微生物敏感度的不同合理规划使用场景。例如,对于直接接触人体的部分如公园绿地,则需更加谨慎地执行高标准;而对于非直接接触型用途比如农田灌溉,则可以适当放宽但不得低于最低要求。
此外,在实际操作层面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源头管理,从污水收集到处理工艺全流程都要严格把控质量;二是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三是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在发现超标情况时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再生水灌溉技术标准》(TJSGS 005-2022)中关于总大肠菌群数限值的调整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更是社会需求驱动下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优化和完善这些细节规定,才能更好地促进再生水灌溉事业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