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寒兰生产的产地环境、种苗选择、栽培管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寒兰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ld Orchi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1353-2023《寒兰生产技术规程》是浙江省针对寒兰这一特色兰花品种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繁殖
标准规定寒兰种苗应来源于正规繁育机构,要求种苗健壮无病虫害。繁殖方式推荐采用分株法,在春季新芽萌发前进行。具体操作时需将母株从盆中取出,轻轻抖落泥土,用消毒刀具切开假鳞茎,每株至少保留3个芽点。
二、栽培基质
推荐使用树皮、蕨根、椰糠等混合基质。基质pH值控制在5.5-6.5之间,EC值不超过0.5mS/cm。基质配比为树皮40%、蕨根30%、椰糠30%,并加入适量缓释肥。
三、环境条件
寒兰适宜生长温度为18-28℃,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8℃。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夏季可通过喷雾增加湿度。光照强度建议控制在15000-20000lux,避免强光直射。
四、水肥管理
浇水遵循\"见干见湿\"原则,保持基质湿润但不积水。施肥以稀薄液肥为主,每月施用一次氮磷钾比例为20:20:20的复合肥。开花期增施磷钾肥,促进花芽分化。
五、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定期检查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推荐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进行防治。同时加强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六、采收与包装
当花朵完全开放时即可采收。采收后应立即修剪花梗,防止养分消耗。包装时选用透气性好的材料,避免挤压损伤。运输过程中注意防震防潮。
以上是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希望对寒兰种植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