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反恐怖防范系统的管理要求、技术要求、运行维护和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开展反恐怖防范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System Part 25: Urban Rail Transit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65.25—2018《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25部分:城市轨道交通》是浙江省杭州市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反恐防范工作而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反恐怖防范的基本要求、组织机构与职责、人员管理、设施设备管理、信息管理、应急响应等内容。以下是对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基本要求
标准指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反恐怖防范体系,确保设施设备安全可靠,人员培训到位。特别强调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防范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这要求运营单位不仅要关注日常运营的安全性,还要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动态调整防范策略。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明确了反恐怖防范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具体责任部门。要求设立专门的反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反恐怖防范工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监督落实情况。同时,还应设置专职或兼职的反恐怖防范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权限,确保各项工作有人负责、有人执行。
三、人员管理
在人员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一系列严格的要求。首先,所有员工必须接受反恐怖防范知识培训,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置技能。其次,对于关键岗位人员如安检员、列车司机等,还需进行更加深入的专业培训。此外,还要求建立严格的背景审查制度,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全面审核,确保其符合从业条件。对于在职员工,则需要定期复审,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调离原岗位。
四、设施设备管理
设施设备管理是反恐怖防范的重要环节之一。标准要求对车站、车辆段、控制中心等重点区域内的各类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特别是在节假日、大型活动等特殊时期,更要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另外,还鼓励采用智能化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水平,比如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装置等,实现对重点部位全天候监控。
五、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也是本标准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强调了信息收集、分析、共享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求运营单位建立健全信息收集网络,广泛获取来自政府机关、公安机关等部门的情报信息;另一方面,则提倡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方法挖掘潜在威胁线索。同时,还规定了信息报告流程,确保一旦发生紧急事件能够迅速准确地向上级汇报。
六、应急响应
最后,在应急响应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组织模拟演练,检验预案可行性;配备充足的救援物资器材,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加强与公安消防等专业力量的合作联动,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突发事件。总之,通过以上这些细致入微的规定,旨在全面提升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反恐怖防范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