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浙江省城镇燃气供储设施反恐怖防范的系统管理要求、防范措施、应急处置及培训演练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城镇燃气供储设施的反恐怖防范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System - Part 6: Urban Gas Supply and Stor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65.6—2018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6部分:城镇燃气供储》是杭州市地方标准,旨在加强城镇燃气供应和储存环节的反恐怖防范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标准明确了“反恐怖防范”的概念,即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预防和应对恐怖袭击活动。
- 对于“重点目标”,是指一旦遭受恐怖袭击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社会影响的场所或设施。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 要求燃气企业设立专门的反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分工。
- 领导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反恐怖防范工作,并制定应急预案。
3. 安全管理制度
-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门禁管理、车辆进出登记、员工背景审查等制度。
- 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 技术防范措施
- 在重要区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无死角覆盖。
- 设置周界报警装置,对非法入侵行为及时发出警报。
- 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如防暴盾牌、灭火器等。
5. 日常巡查与检查
- 每日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安全巡查,重点检查关键部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 定期组织内部自查自纠活动,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6. 应急响应机制
-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涵盖各种突发情况下的处理流程。
- 定期组织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保持与当地公安机关的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必要时请求支援。
7. 档案管理
- 记录所有涉及反恐怖防范的相关文件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会议纪要、培训记录、巡查报告等。
- 确保档案妥善保管,便于查阅和追溯。
以上内容为DB3301/T 65.6—2018中关于城镇燃气供储部分的重要条款解读。这些规定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针,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反恐怖防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