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医院反恐怖防范系统的管理要求、技术要求、运行维护及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各级各类医院的反恐怖防范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System Part 11: Hospitals DB3301T 65.11-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65.11-2019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11部分:医院》是杭州市针对医院这一特殊场所制定的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组织与职责
医院应成立反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各科室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反恐怖防范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医院应当定期召开反恐工作会议,评估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防范策略。
二、人防建设
医院应当配备足够的保安人员,确保重点区域24小时有人值守。保安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反恐应急处置流程。医院应在主要出入口设置门卫室,安装监控设备,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检查。对于高风险区域如急诊室、手术室等,应增加巡逻频次,保持警惕状态。
三、物防建设
医院应当在主要通道口设置实体障碍物,如防撞柱、隔离栏等,防止车辆冲撞事件发生。重要设施如配电房、药库等应加装防盗门窗,配置灭火器材。同时,医院需要定期维护保养安防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技防建设
医院应当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覆盖所有关键部位,并保证录像资料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出入口应安装人脸识别或身份证读取装置,实现人员身份验证。此外,医院还应部署入侵报警系统,在非工作时间内自动启动警报功能。
五、应急预案
医院应制定详细的反恐应急预案,涵盖突发事件的报告程序、现场处置措施以及善后处理办法等内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反恐演练,提高员工应对能力。一旦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医院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六、教育培训
医院要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反恐怖知识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识别可疑行为、紧急疏散技巧等方面。新入职员工必须接受岗前反恐教育,掌握基本防护技能。通过持续的学习与实践,不断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