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组织架构、人员配备、装备配置、培训演练、应急响应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Township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Rescue Team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DB3305/T 291-2023)是浙江省湖州市为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而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原则、人员配备、装备配置、培训演练、应急响应和管理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建设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整合、平战结合”的原则。这意味着乡镇政府需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社会动员,整合区域内各类应急资源,实现平时预防与战时救援的有效衔接。这一原则强调了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构建高效有序的应急体系。
人员配备
标准要求每个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至少配备1名专职队长和若干兼职队员,并根据辖区人口规模适当增加人员数量。专职队长需具备相关专业背景或工作经验,能够有效组织协调救援行动。兼职队员则可以从当地公安、消防、医疗等单位抽调,也可吸纳志愿者加入。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队员选拔机制,确保队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整体战斗力。
装备配置
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标准规定了相应的装备配备标准。例如,在自然灾害应对方面,要求配备必要的探测仪器、挖掘工具、救生器材等;在火灾事故处置中,则需要有灭火器、防护服、呼吸器等专业设备。同时,考虑到实际工作需求,还需准备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以及通讯联络设施。所有装备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培训演练
为了增强队伍的专业技能和协同作战能力,标准特别强调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每年至少组织两次集中培训活动,内容涵盖法律法规知识、安全操作规程、急救常识等多个方面。并且每半年至少举行一次实战演练,模拟真实场景下的紧急情况,检验预案可行性和团队配合度。通过持续不断的训练,使每位成员都能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巧,在关键时刻迅速作出正确反应。
应急响应
当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救援队应在最短时间内集结完毕并赶赴现场。到达目的地后首先要评估灾情严重程度,然后按照既定方案采取相应措施。如果遇到超出自身处置能力范围的情况,应及时向上级部门请求支援。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注意保护自身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管理保障
最后,标准还就如何加强日常管理和提供必要支持给出了建议。包括设立专门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日常工作;建立档案管理系统记录每次任务执行情况;完善激励考核机制调动积极性等等。只有从制度层面给予充分保障,才能保证这支队伍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
总之,《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为各地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只要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去做,就能大大提升乡镇地区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