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固废复合粉体矿物掺合料的术语和定义、原材料要求、技术性能、试验方法、质量检验及应用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建筑固废复合粉体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砂浆及其他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mposite Powder Mineral Admixtures Made from Construction Wast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756-2023《建筑固废复合粉体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发布的关于建筑固废综合利用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4.1 复合粉体的组成与性能要求
本规程明确指出,复合粉体应由建筑固废、工业固废等原料经加工制成,并需满足特定的技术指标。其中,活性指数是衡量其品质的核心参数之一。例如,当掺量为20%时,7天和28天的活性指数分别不应低于75%和95%。这一要求确保了复合粉体在混凝土中的良好活性,能够有效替代部分水泥,减少资源消耗。
5.1 检验规则
对于复合粉体的质量控制,规程规定每批产品出厂前必须进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包括细度、比表面积、烧失量等多个指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设备大修后,也需要重新进行型式检验。这有助于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6.1 应用技术要求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规程强调了复合粉体的合理掺量问题。建议根据具体工程需求及原材料特性确定掺量范围,通常情况下,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30%。此外,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还应考虑复合粉体对拌合物工作性的影响,必要时可适当调整外加剂用量以达到最佳效果。
附录A 复合粉体试验方法
附录A详细规定了复合粉体各项性能测试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比如,在测定活性指数时,采用标准法进行试件成型,并严格按照养护条件执行。这些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不仅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
综上所述,《建筑固废复合粉体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从原料选择到成品应用都做出了全面细致的规定,为推动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各相关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规程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促进绿色建筑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