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的术语和定义、材料要求、设计原则、施工方法、质量验收及维护保养。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的民用与工业建筑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Grid-type Built-in Insulation Cast-in-place Concrete Composite Wall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5241-2022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技术标准》是一项针对建筑节能领域的重要规范,该标准主要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中采用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的设计、施工与验收。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的定义:由内外两层现浇混凝土板通过连接件(如钢网架)组合而成,中间填充保温材料形成的墙体结构。这一定义明确了该墙体的基本构造形式,为后续的技术要求奠定了基础。
材料选择
在材料选择上,标准强调了保温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且需要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阻燃性和稳定性。此外,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06 W/(m·K),这确保了墙体具备优秀的保温性能。对于连接件的要求则侧重于其承载能力和防腐性能,以保证整个墙体系统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设计要求
设计时需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墙体的厚度、保温层厚度以及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标准指出,内层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80mm,外层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100mm,而保温层厚度则根据具体的热工计算结果确定。同时,还必须进行抗震验算,确保墙体能够承受预期的地震荷载。
施工工艺
施工过程中,标准特别提到了模板支设、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等环节的具体要求。例如,在模板支设阶段,要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平整度偏差不超过规定值;在钢筋绑扎时,要注意保护层厚度的控制;而在混凝土浇筑时,则需采取措施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同时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验收标准
最后,在工程竣工后的验收阶段,标准提出了详细的检查项目和方法。其中包括外观质量检查、尺寸偏差检查、保温性能测试等多个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保温性能测试是通过现场钻芯取样来完成的,所取得的样品需满足相关性能指标。
综上所述,《DB37/T 5241-2022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技术标准》从多个角度对这种新型墙体的应用做出了全面的规定,旨在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节能效果,同时也保障了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