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机构与职责、管理制度、防火检查与巡查、火灾隐患整改、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演练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行政区域内各类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Title:Social Unit Fire Safe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 9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976-2023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是陕西省发布的关于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升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总则
标准明确指出,社会单位应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和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二、消防安全职责
标准要求单位应当设置或者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消防管理人员。归口管理部门及人员的具体职责包括: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演练等。
三、消防设施维护保养
单位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每年至少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全面检测一次,并将检测结果存档备查。同时,要建立消防设施档案,记录设备的配置、使用情况以及维修保养信息。
四、防火巡查与检查
单位应开展日常防火巡查,重点部位每日巡查不少于两次;公众聚集场所营业期间每两小时巡查一次。巡查内容主要包括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消防器材是否完好有效等。此外,还需定期开展全面的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五、宣传教育培训
单位应当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员工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和技能。新上岗或转岗的职工必须接受岗前消防安全培训。通过多种形式普及消防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提高全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六、应急预案与演练
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制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预案内容应涵盖报警程序、初期火灾扑救措施、人员疏散引导等内容。演练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预案。
七、火灾事故处置
一旦发生火灾,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扑救初期火灾,保护现场,协助调查火灾原因。同时,要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安抚受影响人员,恢复生产经营秩序。
以上就是对《DB61/T 976-2023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范》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各社会单位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切实加强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