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小麦和玉米病虫害防治的服务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在山东省内开展小麦和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及相关机构。
Title:Agricultural Social Services - Standards for Wheat and Corn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5T 53-2024《农业社会化服务 小麦玉米病虫害防治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小麦和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病虫害监测
标准要求定期对田间进行病虫害监测,包括使用专业工具和技术手段。例如,规定每10公顷设置一个监测点,并记录病虫害种类、数量及发生时间。这一条文强调了监测的重要性,为后续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2. 防治原则
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意味着在病虫害尚未大规模爆发时就应采取预防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等。同时,提倡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3. 药剂选择与使用
对于化学药剂的选择,标准明确指出应优先选用高效低毒的产品,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此外,还规定了不同类型的病虫害应采用针对性强的药剂,并且在施药过程中要确保均匀覆盖,避免漏喷或重喷现象。
4. 操作人员培训
要求所有参与病虫害防治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相关知识和技术。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障了作业的安全性。
5. 环境保护措施
在整个防治过程中,需注意保护周边环境不受污染。比如,在配制农药时应远离水源地;处理废弃物时应集中回收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解读可以看出,《农业社会化服务 小麦玉米病虫害防治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实现绿色高效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指导。它不仅有助于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还能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