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建设和管理。
Title:Management and 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Town (Street) Social Work Service S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7/T 105-2024《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管理与服务规范》是一项地方性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管理工作和服务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服务站的基本要求
条文:服务站应具备独立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设施设备
解读:这一条明确了服务站的基础条件。独立的办公场所确保了社会工作者能够在一个安静、专业的环境中开展工作,而必要的设施设备则包括计算机、打印机等基本办公设备以及用于活动开展的场地设施。这些基础条件是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前提。
人员配置
条文:每个服务站至少配备两名专职社会工作者,其中至少一名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解读:此条规定强调了专业性和专职性的结合。拥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工作者能够更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同时,要求配备两名专职人员可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服务内容
条文:服务内容涵盖但不限于老年人服务、儿童青少年服务、残疾人服务、社区建设等
解读:服务内容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工作服务站的综合性特点。通过覆盖不同群体的需求,服务站能够在社区层面实现资源整合和社会功能提升。例如,在老年人服务方面,除了日常照顾外,还应关注其心理健康和社会参与;对于儿童青少年,则需注重成长教育及预防犯罪等方面的工作。
管理制度
条文:建立完善的服务档案管理制度,所有服务记录应及时归档保存,并定期整理分析
解读:建立健全的服务档案管理制度有助于追踪服务效果,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及时归档不仅能够保护服务对象的信息安全,也有利于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通过对服务记录的定期整理与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监督评估
条文:每年度至少开展一次全面自我评估,并接受上级部门组织的专业评估
解读:自我评估与专业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全方位地检验服务站的工作成效。自我评估由服务站自身完成,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策略;而专业评估则提供了第三方视角,增加了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服务水平的持续提高。
以上是对DB3707/T 105-2024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理解和实施该标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