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评定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的创建、评价与管理。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Power Convenient Service Demonstration Points of Village Network Co-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F13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6T 54-2023《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评价规范》是由山东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旨在推动农村电网共建共享与电力便民服务的规范化发展。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总则部分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全省范围内开展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建设及评价工作。明确指出本标准不仅限于城市地区,更侧重于农村区域,强调了农村电力服务的重要性。
2. 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这表明在创建过程中需要多方协作,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监督指导,企业作为实施主体具体落实各项措施,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进来共同促进项目进展。
二、组织管理要求
3. 组织架构:要求建立由地方政府牵头,供电公司为主体,其他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具体来说就是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任务,并设立相应办公室来处理日常事务。此外还应组建专业团队负责技术指导和服务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工作。
4. 资源配置:规定了示范点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配备标准。例如每个示范点至少配备两名专职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并保证充足的资金投入以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三、服务质量标准
5. 业务受理效率:要求在接到客户咨询或申请后半小时内给予答复并开始办理相关手续;对于简单事项当天办结率达到95%以上;复杂事项最长不得超过三个工作日完成审批流程。这一条款突出了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性,有助于提升用户满意度。
6. 故障抢修时限:当发生停电事故时,城区范围内应在45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抢修;农村地区则放宽至90分钟以内。并且要求恢复供电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城区)或者6小时内(农村)。通过设定严格的时限要求可以有效减少因延误而导致的损失。
7. 用户信息保密制度:所有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资料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泄露给第三方机构和个人。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四、考核评估机制
8. 定期检查频率: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面自查自纠活动,并接受上级单位不定期抽查。自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提到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以及群众反馈意见收集整理结果等。
9. 奖惩措施:对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而对于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则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直至撤职处分。这样既能激发员工积极性又能促使整个团队保持高度警惕性防止出现重大失误。
五、持续改进方向
10. 技术创新应用:积极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优化现有管理模式提升智能化水平。比如利用智能电表实现远程抄表功能减少人工操作误差;通过数据分析预测用电需求合理安排发电计划等等。
11. 社会责任履行:除了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之外还需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事业。比如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量;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等。
综上所述,《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评价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为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村级电力服务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希望各地能够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规定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