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果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种苗繁育、定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小果油茶的人工栽培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mall Fruit Oil Tea (DB52T 1762-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762-2023《小果油茶栽培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小果油茶的栽培技术流程,提升油茶种植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以下将从标准中的关键条文出发,进行深入解读。
选址与整地
标准中明确规定,小果油茶的种植应选择在海拔500至800米之间,坡度不超过25度的丘陵地带。土壤要求为酸性或微酸性的红壤或黄壤,pH值应在4.5到6.5之间。整地时需清除杂草和石块,挖定植穴,穴的规格一般为60cm×60cm×60cm。这一步骤的重要性在于确保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并且能够有效排水,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苗木选择与栽植
苗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成活率和未来的产量。标准建议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年生嫁接苗作为种苗。栽植时间以春季为主,具体时间为每年的2月至3月间。栽植密度根据地形地貌确定,通常每亩种植约44株。栽植时要保证苗木直立,根系舒展,回填土时要压实,防止出现空隙影响根系发育。
栽培管理
在栽培过程中,施肥是一项重要内容。标准提出,幼龄期主要施用氮肥促进枝叶生长,进入结果期后则应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以提高果实质量。同时强调了灌溉的重要性,在干旱季节要及时补水,但也要注意避免过量灌溉造成涝害。修剪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主要是去除病弱枝、交叉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
病虫害防治
针对小果油茶常见的病虫害问题,如炭疽病、软腐病以及蚜虫等,标准给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提倡采用农业综合防治方法,包括合理轮作、清洁田园等非化学手段;对于必要时使用的农药,则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农药残留限量的规定,确保产品安全。
采收与加工
当果实呈现成熟特征,如果皮颜色由绿转黄或红色时即可采收。采收后需及时处理,避免长时间堆放引起霉变。初加工环节包括脱壳、晾晒等步骤,最终得到符合质量要求的小果油茶籽用于后续深加工。
通过以上对DB52/T 1762-2023《小果油茶栽培技术规程》中若干核心条款的解析可以看出,该标准涵盖了从选址到采收整个过程的技术要点,为实现高效优质的油茶生产提供了有力指导。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提高单产水平,还能保障产品的生态友好型特质,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