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芽球菊苣集约化生产的产地环境、育苗技术、定植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芽球菊苣的集约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nsive Production of Chico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芽球菊苣集约化生产技术规程》(DB1301T 300-2018)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旨在指导芽球菊苣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该规程明确规定了选用抗病性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例如,要求种子发芽率不低于90%,纯度不低于98%。这主要是为了确保种植出的菊苣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和商品价值。
二、播种管理
规程指出,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深耕细耙,并施足基肥。具体来说,每亩地应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左右。同时强调播种深度控制在1.5厘米左右,行距保持在25至30厘米之间。这样的操作可以保证幼苗整齐出土,有利于后续的田间管理。
三、田间管理
规程特别提到,当植株长到4片真叶时要及时间苗定苗。定苗后要加强水肥管理,特别是在莲座期和结球初期要追施氮肥两次,每次每亩用量为15公斤尿素。此外还要求定期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卫生,防止杂草与菊苣争光争肥。
四、病虫害防治
对于病虫害防治,规程提倡采用农业措施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原则。比如通过合理轮作倒茬来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几率;利用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农药,则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不得超量用药,并且采收前7天停止喷洒任何农药。
五、采收标准
规程明确了采收的最佳时期是在莲座形成后期至开始结球初期之间。此时叶片鲜嫩、色泽鲜艳,品质最佳。采收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以保持产品的完整性和新鲜度。
六、包装运输
最后,在产品包装上也做了细致的规定,要求使用透气性好的专用包装袋或箱装运,并注意防晒防雨,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降低产品质量。
以上就是对该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