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早春小拱棚地膜双覆盖西瓜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早春小拱棚地膜双覆盖西瓜的生产。
Title: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Early Spring Small Arch Greenhouse and Mulching Film Double-covered Watermel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1T 274-2018《早春小拱棚地膜双覆盖西瓜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制定的地方标准,为早春季节利用小拱棚和地膜双覆盖技术种植西瓜提供了系统的指导。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标准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石家庄市及类似生态区域内的早春小拱棚地膜双覆盖西瓜的栽培管理。这表明标准主要针对特定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西瓜种植,强调了地域适应性和技术适用性。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引用了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等国家标准。这些引用确保了西瓜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业投入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避免农残超标,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小拱棚”、“地膜双覆盖”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清晰界定。“小拱棚”指高度不超过1.5米的简易塑料大棚结构,“地膜双覆盖”则指在畦面铺设地膜的同时,在植株上方设置小拱棚覆盖。这一定义明确了技术模式的核心特征。
生产环境要求
标准规定了适宜的土壤类型、pH值以及前茬作物要求。例如,土壤应选择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pH值控制在6.0-7.0之间。此外,前茬作物不宜为瓜类作物,以减少病虫害积累。
品种选择与处理
推荐选用抗病性强、品质优良且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种子需经过精选、晒种和消毒处理,常用药剂浸种法预防病害。这一环节直接影响后续生长发育状况,因此标准特别强调种子质量的重要性。
栽培管理
在播种期方面,建议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确定最佳播种时间,通常为3月中旬至4月初。整地作畦时要保证畦面平整,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定植密度控制在每亩800-1000株左右,行距1.2米,株距0.6米。
水肥管理
水肥一体化是本标准的一大亮点。灌溉采用滴灌方式,遵循少量多次原则,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追肥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在伸蔓期,第二次在坐果初期,第三次在果实膨大期。氮磷钾比例约为2:1:2,同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
病虫害防治
提倡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可以采用防虫网覆盖、黄板诱杀等方法预防蚜虫、白粉虱等害虫。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无农残超标风险。
收获
西瓜成熟度判断依据包括外观色泽、果皮硬度及糖度测定。最佳收获时间为果实完全成熟且风味最佳时。采收后应及时分级包装,妥善储存运输,防止机械损伤影响商品价值。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1301T 274-2018不仅涵盖了从品种选育到采收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特别注重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体现了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先进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