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消防安全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平面布置、消防设施、防火分隔与建筑构造、电气安全及运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以及既有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
Title:Fire Safety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 Bicycle Parking and Charging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53/T 20—2023《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规范》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自2023年实施以来,在提升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消防安全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选址与平面布局
1. 第5.1.1条: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不应设置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
解读:这一规定旨在避免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对人员疏散造成阻碍。楼梯间和疏散通道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路径,一旦被占用或存在火灾隐患,将严重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二、建筑防火分隔
2. 第6.1.1条: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与其他功能用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进行分隔。
解读:明确防火分隔要求是为了防止火灾蔓延至其他区域。防火隔墙和楼板的耐火时间经过科学计算,能够有效延缓火势蔓延,为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三、消防设施配置
3. 第7.1.1条: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宜采用智能型火灾探测器。
解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在初期阶段发现火情并发出警报,及时提醒管理人员采取措施。智能型探测器能更准确地识别火源,提高预警的可靠性。
四、电气安全
4. 第8.1.1条:电动自行车充电设备应具备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功能。
解读:这些保护功能可以有效防止因线路故障引发的火灾事故。过载保护防止电流过大损坏设备,短路保护切断电源避免起火,漏电保护则能在漏电时迅速断电,保障用电安全。
五、标识与管理
5. 第9.1.1条: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在明显位置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操作说明。
解读:清晰的安全警示标志有助于提醒使用者遵守相关规定,正确使用充电设备。操作说明则便于用户了解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减少误操作导致的风险。
六、应急处置
6. 第10.1.1条: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
解读:配备灭火器材是应对突发火情的基本要求。定期检查确保器材处于良好状态,关键时刻能够发挥作用,控制火势发展。
以上条款从选址到日常管理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目的是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环境。各地相关部门和单位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