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机插水稻育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育秧设施与设备、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秧田管理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机插水稻育秧的技术指导与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chine-Transplanting Rice Nursery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15T 28-2023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规程》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机插水稻育秧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育秧场地选择
标准指出,育秧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远离污染源的地方。这主要是为了保证秧苗在生长过程中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水源污染或地形不平导致的积水等。
二、种子处理
要求种子要经过精选和晒种,之后进行浸种消毒。浸种时间一般为24-36小时,浸种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催芽。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种子发芽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三、播种量
标准中明确规定每平方米播种量为300-400克。播种过密会导致秧苗瘦弱,而过稀则会浪费土地资源。因此,合理控制播种量对培育健壮秧苗至关重要。
四、秧龄管理
根据不同的品种确定适宜的秧龄,一般籼稻品种以15-20天为宜,粳稻品种以20-25天为宜。适时移栽可以避免秧苗老化,确保移植后的成活率和后期生长发育。
五、水分管理
育秧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特别是在高温季节要注意防止秧苗被烈日灼伤。同时,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以免造成烂根现象。
六、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秧苗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采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杀)或者化学药剂喷洒等方式来进行综合防控,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以上就是对《DB4415T 28-2023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规程》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有效提升机插水稻育秧的质量与效率,为后续大田种植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