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商事主体电子印章图像的技术要求、格式规范及应用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范围内商事主体电子印章的生成、存储、传输和验证。
Title:Electronic Seals - Part 6: Image of Business Entity Electronic Se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383.6—2023《电子印章 第6部分:商事主体电子印章图像》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深圳市商事主体的电子印章图像提供了规范化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指南。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商事主体电子印章图像”是指用于标识商事主体身份并具有法律效力的数字图像文件。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奠定了基础,确保了电子印章图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其次,在电子印章图像的基本要求中,标准规定了图像的分辨率不得低于300 DPI,并且应当采用无损压缩格式存储。这样的要求保证了图像在各种应用场景下都能保持清晰度和完整性,同时通过无损压缩减少了存储空间的需求,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接着,关于电子印章图像的设计要素,标准指出图像应包含商事主体的名称、注册号以及特定的图形元素。这些设计要素不仅有助于识别商事主体的身份,还增强了图像的独特性和防伪能力。特别是图形元素的设计,应当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既要美观又要易于辨认。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电子印章图像的安全性。要求图像数据必须加密存储,并且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这种安全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使用和篡改,保障商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最后,标准提出了电子印章图像的管理与维护机制。包括定期更新图像以反映最新的商事主体信息,以及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来记录图像的生成、变更和销毁过程。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电子印章图像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DB4403/T 383.6—2023《电子印章 第6部分:商事主体电子印章图像》通过对图像的基本要求、设计要素、安全性及管理机制的规定,为商事主体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和支持,促进了电子印章在商事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