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鳖综合种养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稻鳖综合种养模式下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in Rice and Softshell Turtle Integrated Cultivation DB3401/T 316—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1/T 316—2023《稻鳖综合种养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是合肥市地方标准,旨在指导稻鳖综合种养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开展病虫害防治。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防治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意味着在日常管理中要注重预防工作,如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定期清理养殖区域等,以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的机会。一旦发现病害迹象,则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联合防控,比如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避免单一依赖某种方法导致抗药性问题。
二、具体措施
1. 水质管理:要求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浓度、氨氮含量等,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换水量及施肥量。同时强调不得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作为水源。
2. 饲料投喂:规定饲料需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禁止添加任何违禁药物。此外还建议按照鳖的成长阶段调整投喂频率和数量,确保营养均衡的同时防止浪费。
3. 病害监测:建立完善的巡塘制度,每天早晚各一次检查鳖群活动情况以及稻田内是否有异常现象出现。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治疗,并记录发病原因、症状表现及处理过程等信息,为后续研究积累资料。
三、注意事项
1. 在选择杀虫剂时应优先考虑高效低毒的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施用,切勿过量使用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2. 对于已经感染疾病的个体要及时清除出池塘,防止疾病扩散蔓延。
3. 定期对工具设备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用于捕捞作业的手网等物品更应该注意清洁卫生。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稻鳖综合种养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源头到终端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而且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指南,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