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温室大棚红心火龙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及采收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温室大棚红心火龙果的栽培与管理。
Title:Greenhouse Red Pitaya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1/T 321—2023《温室大棚红心火龙果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合肥市地方特色的农业标准。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选址与规划部分,标准明确要求温室大棚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壤肥沃的地方建设。同时,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以及水源供应情况,确保能够满足灌溉需求。此外还强调了合理布局的重要性,比如种植区与管理区要分开设置,并留有足够的通风空间以利于植物生长。
其次,在品种选择上,推荐使用抗病性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质红心火龙果品种。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还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对于苗木的质量也有严格规定,必须保证无检疫对象、健康茁壮。
关于定植密度,则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株行距。一般情况下,每亩可栽植约500-600株左右,具体数量还需结合土壤肥力水平及管理水平来确定。定植后要及时浇水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促进根系快速恢复生长。
施肥管理方面,强调基肥施用要充分且均衡,主要包括有机肥料和适量化肥。追肥则需按照不同生长期的需求分次进行,尤其在开花结果期要重点补充磷钾元素,以增强果实色泽和甜度。
病虫害防治是整个栽培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标准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诱虫灯捕杀成虫,化学药剂仅作为辅助手段,并且严格控制用药量和间隔时间,避免残留超标影响食品安全。
最后,在采收环节也给出了指导建议。当果实表皮转为鲜艳红色并且萼片自然脱落时即可采摘,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损伤。同时要做好分级包装工作,确保商品价值最大化。
以上便是对该项技术规程中几个关键条款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