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ETC停车场系统的总体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接口要求、安全性要求及测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ETC技术的停车场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和验收。
Title:Application Specification for ETC Parking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1/T 295—2023《ETC停车场系统应用规范》是合肥市地方标准,于2023年实施。该标准规定了ETC停车场系统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系统构成及功能、技术要求、安装与调试、运行管理等重要内容。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4.3 系统架构
此部分明确了ETC停车场系统由出入口控制单元、ETC天线、车牌识别装置、管理终端、网络通信设备以及数据库服务器组成。要求各单元间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稳定性,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与准确性。特别强调ETC天线需支持多车道并发处理能力,且应具备防冲突机制以避免交易错误。
5.1 车辆信息采集
在车辆信息采集方面,标准指出ETC天线应能准确读取OBU(车载单元)内的车辆信息,并与车牌识别装置协同工作,实现双模验证。对于未安装OBU但已注册ETC服务的车辆,可通过绑定的车牌号完成扣费流程。同时要求车牌识别准确率不低于98%,并能够自动记录车辆进出时间、路径等信息。
6.2 安全防护
安全防护措施是整个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标准要求所有涉及资金交易的数据传输必须采用加密协议,如TLS/SSL等,防止数据泄露或篡改。此外还需设置访问权限管理,只有授权人员才能对系统进行配置更改或数据查询操作。定期开展网络安全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及时发现并修补潜在的安全漏洞。
7.3 运营维护
关于日常运营维护,标准建议建立完善的巡检制度,每周至少一次全面检查硬件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但不限于电源供应情况、网络连接状况以及传感器灵敏度测试。当发生故障时,维修响应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并且修复后要经过至少24小时的连续观察确认无异常后再正式投入使用。另外还鼓励使用智能化手段如远程监控平台来提高运维效率。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ETC停车场系统应用规范》不仅从技术层面提供了详尽指导,同时也兼顾到了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与安全性考量,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