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在动物免疫操作中的基本要求、准备工作、免疫程序、操作方法、免疫记录和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村级动物防疫员开展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的免疫操作工作。
Title:Village Animal Health Worker Immunization Oper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1/T 592-2019《村级动物防疫员免疫操作技术规范》是武汉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村级动物防疫员在免疫操作中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求。以下将从标准中选取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疫苗使用前的准备工作方面,标准明确指出“疫苗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储存和运输”。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村级动物防疫员必须确保疫苗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通常冷藏疫苗需要保持在2℃至8℃之间。这一规定是为了保证疫苗的有效性,避免因不当存储导致疫苗失效。
其次,在免疫注射的具体操作上,标准强调了“免疫注射部位的选择与消毒”。根据标准内容,免疫注射一般选择在羊的颈侧或猪、牛的肩胛后缘肌肉丰厚处进行。注射前,需用酒精棉球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并且要求针头一次性使用,以防止交叉感染。这些细节对于保障动物健康至关重要。
再者,关于免疫记录与档案管理,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每次免疫后应当及时准确地填写免疫记录表,并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这不仅有助于追踪每只动物的免疫历史,也为后续的疫病防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村级动物防疫员需要认真填写包括免疫日期、疫苗种类、剂量等在内的详细信息。
最后,在安全防护措施上,标准特别提到,“村级动物防疫员在执行免疫任务时,必须穿戴好防护服、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这是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免受可能存在的生物危害影响,同时也是对公共卫生安全负责的表现。
综上所述,《村级动物防疫员免疫操作技术规范》通过一系列具体而严格的规定,为村级动物防疫员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从而有效提升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