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蔬菜大棚栽培羊肚菌的技术要求、生产管理措施及采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在蔬菜大棚内进行羊肚菌栽培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Morel Mushrooms in Vegetable Green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1/T 610-2019《蔬菜大棚栽培羊肚菌技术规程》是武汉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羊肚菌在蔬菜大棚中的栽培技术。以下为该标准中的一些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一、环境条件要求
1. 大棚选址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无污染的地块。
解读:良好的环境条件是羊肚菌生长的基础。地势平坦有利于排水和灌溉;土壤肥沃且深厚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无污染则确保了羊肚菌的品质。
二、栽培管理
2. 种子处理: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75%酒精浸泡1分钟或5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30分钟。
解读:此步骤可以有效杀灭种子表面附着的病原微生物,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提高成活率。
3. 播种时间:适宜的播种时间为每年的8月下旬至9月中旬。
解读:这一时间段气温适中,湿度较高,有利于羊肚菌菌丝体的萌发与生长。
4. 覆土厚度:覆土厚度控制在2-3厘米之间。
解读:过厚会影响氧气供应,导致缺氧死苗;过薄又难以保持水分稳定,不利于菌丝发育。
三、田间管理
5. 温湿度调控:棚内温度维持在10℃-1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
解读:羊肚菌属于低温高湿型食用菌,过高或过低的温湿度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6. 光照管理:适当遮阴,避免强光直射。
解读:羊肚菌喜弱光环境,强光会抑制其子实体分化。
7.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立即采取措施。
解读: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是保证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四、采收与加工
8. 采收标准:当子实体完全展开且颜色由浅变深时即可采收。
解读:此时羊肚菌营养成分最为丰富,口感最佳。
9. 干燥方法:采用自然晾晒或者机械烘干的方式进行干燥处理。
解读:不同的干燥方式各有优缺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以上就是关于DB4201/T 610-2019《蔬菜大棚栽培羊肚菌技术规程》的部分重要内容及其详细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