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荆门市主要林业病虫害的危险性等级分类原则、分类方法和具体分类。本文件适用于荆门市范围内林业病虫害的监测、预防和管理。
Title:Jingmen Forestry Main Pest Risk Classification DB4208T 69-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荆门林业主要病虫害危险性等级分类》(DB4208/T 69-2021)是湖北省荆门市地方标准,用于科学评估和分类林业病虫害的危险性等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危险性等级”、“潜在威胁”等核心概念。例如,“危险性等级”被定义为根据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分布范围、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评定的风险级别。这一定义为后续的具体分类提供了理论基础。
危险性评估方法
标准规定了评估病虫害危险性的具体步骤:包括信息收集、现场调查、数据分析等环节。特别强调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病虫害的空间分布进行动态监测,这有助于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病虫害分类
依据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及传播风险,标准将病虫害分为四个等级:
- 一级(极高风险):如松材线虫病,这类病害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和破坏力。
- 二级(高风险):如竹织蛾,虽然传播速度较慢但影响广泛。
- 三级(中等风险):如刺蛾类害虫,其危害相对有限且易于控制。
- 四级(低风险):如轻微叶斑病,这类病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影响较小。
防治措施建议
针对不同等级的病虫害,标准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对于一级病虫害,要求建立专门的监测站并实施严格的检疫制度;而对于四级病虫害,则可以采取较为宽松的管理方式,比如加强日常巡查即可。
监测与预警体系构建
为了有效应对病虫害突发事件,标准还提出了构建多层次、多部门协作的监测预警网络。建议各级林业部门定期更新数据库,并通过手机短信、广播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总之,《荆门林业主要病虫害危险性等级分类》为当地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执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