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桥涵预防养护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病害调查与评估、养护对策、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高速公路桥涵的预防养护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ve Maintenance of Highway Bridges and Culverts
中国标准分类号:U46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速公路桥涵预防养护技术规范》(DB41/T 895-2023)是一项针对河南省高速公路桥涵预防性养护工作的技术标准。该规范对高速公路桥涵的预防性养护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提高桥梁和涵洞的使用寿命、保障行车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以下从几个关键部分对规范的重要条文进行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行政区域内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及以上新建、改扩建及在役高速公路桥涵预防性养护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养护管理工作。其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科学决策;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绿色环保。这些原则明确了预防性养护应以预防为主,通过早期干预防止病害扩大,同时强调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确保养护工作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预防性养护内容与周期
规范指出,预防性养护内容主要包括结构健康监测、日常巡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测、病害分析评估、维护保养以及应急处置等。其中,结构健康监测是通过安装传感器等方式实时掌握桥梁结构状态;日常巡查则要求养护单位按照规定频次对桥涵进行全面检查;定期检查每半年至少一次,重点检查桥梁主要构件是否存在异常;专项检测是在特定条件下开展的专业性检测活动;病害分析评估是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并制定相应对策;维护保养涵盖清洁、润滑、紧固、防腐蚀处理等常规作业;应急处置则是针对突发事件迅速采取行动。关于养护周期,一般情况下预防性养护每年不少于两次,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频率。
三、关键技术要求
在材料选择方面,规范强调使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等优质建材,并提倡采用节能环保型材料。对于裂缝控制,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加强振捣工艺管理,确保新浇筑混凝土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针对老化问题,提出定期更换老化部件,如支座、伸缩缝等,并及时修复表面损伤。此外,还特别提到抗滑能力不足时可采用抛丸打磨或铺设防滑层的方法来改善路面状况。
四、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
为了保证预防性养护工程质量,规范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项目负责人需持证上岗。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做好记录备案工作。监理单位应当履行监督职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到位。同时,还要求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五、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最后,在环境保护方面,规范倡导绿色养护理念,鼓励利用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量。比如可以将废旧轮胎加工成橡胶颗粒铺装道路基层,既降低了成本又实现了废物再利用。另外,还建议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尽量缩短工期,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总之,《高速公路桥涵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DB41/T 895-2023)是一部全面细致的技术指导文件,它不仅涵盖了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各个方面,而且体现了当前先进的养护技术和管理思想。希望各相关部门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当中,共同促进河南省高速公路桥涵预防性养护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