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的基本原则、改造内容、技术要求和验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既有住宅的适老化改造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Age-friendly Renovation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631-2023《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技术标准》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技术规范。该标准旨在提升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无障碍设施改造
条文内容:
无障碍设施应包括出入口、通道、楼梯、电梯等公共区域以及户内卫生间、厨房等私人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解读:
这一条强调了住宅内外部空间都需要进行无障碍化处理。出入口要设置坡道或升降平台以方便轮椅通行;通道宽度需满足轮椅回转需求;楼梯应安装扶手并考虑加装电梯的可能性;户内卫生间需配备防滑地面、扶手及低位控制开关等设施。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因身体机能下降而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
安全防护措施
条文内容:
应在浴室、厕所等湿滑场所增设防滑垫、安全抓杆等防护装置,并确保所有电器设备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解读:
浴室和厕所是老年人最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之一,因此特别强调了防滑处理的重要性。防滑垫可以增加摩擦力防止摔倒,而安全抓杆则为老年人提供了支撑点。此外,所有电气设备必须经过严格检测,确保其绝缘性能良好且无漏电风险,这对于保护老年人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照明与通风条件
条文内容:
室内照明应充足均匀,避免眩光现象;自然采光不足时需补充人工光源;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必要时可采用机械通风方式。
解读:
充足的照明有助于提高视觉清晰度,减少因视力衰退导致的跌倒事故。合理的灯光布局可以避免产生刺眼的眩光,使老年人能够舒适地完成各项活动。同时,良好的通风系统不仅能让居住环境更加清新宜人,还能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户型调整建议
条文内容:
对于两居室及以上户型,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布局,如合并部分功能区或将卧室靠近卫生间布置等方式来优化使用效率。
解读:
随着年龄增长,许多老年人可能会出现行动不便等问题,因此合理规划家居结构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并餐厅与客厅等功能区域,既节省了空间又便于交流互动;而将卧室安排在靠近卫生间的区域,则大大缩短了夜间起夜的距离,降低了意外发生的概率。
以上只是该标准中部分内容的简要说明,实际上还包括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具体要求,比如家具的选择、色彩搭配等等。总之,《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技术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指导框架,在实施过程中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能真正实现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温馨舒适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