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瑞木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繁育、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红瑞木的栽培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d-osier Dogwo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23T 389-2023 红瑞木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部关于红瑞木栽培的技术规范,旨在指导生产实践。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析。
一、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明确界定了“红瑞木”的概念,即为一种落叶灌木,属于山茱萸科梾木属植物,其特征是枝干呈现鲜艳的红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这一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认知,确保后续栽培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一致性。
二、环境条件要求
标准指出,红瑞木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气温5℃至15℃之间,年降水量400毫米至800毫米的区域。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为佳,pH值宜控制在6.0至7.5范围内。这些参数为选址提供了具体依据,确保种植环境符合植物生长需求。
三、育苗技术要点
关于育苗,规程强调种子处理的重要性,要求采用层积法催芽,即将种子与湿沙按1:3比例混合后置于低温环境下保存40天左右。同时规定播种时覆土厚度应保持在1厘米至1.5厘米之间,并保持苗床湿润但不过度积水。此外还提到扦插繁殖时选择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长度约为15厘米,插入基质深度为插穗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四、定植与管理
定植密度建议为每平方米种植4株至6株,行距保持在60厘米至80厘米,株距则为40厘米至60厘米。在日常管理中,需定期修剪过密枝条及病弱枝,促进通风透光。对于水分管理,春夏季节要保证充足灌溉,而秋冬则应适当减少浇水量,避免根系受冻害影响。
五、病虫害防治
针对常见病害如白粉病、叶斑病等,推荐使用波尔多液或甲基托布津进行预防喷洒;对于蚜虫、介壳虫等害虫,则可选用吡虫啉类药剂进行喷雾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轮换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
六、采收与加工
当红瑞木果实成熟呈黑色且果皮开裂时即可采收。采收后的果实应及时晾晒干燥,去除杂质后妥善储存。若用于观赏用途,则无需特别加工,只需保持植株健康状态即可。
通过以上条文解读可以看出,《DB6523T 389-2023 红瑞木栽培技术规程》涵盖了从选地到采收全过程的技术细节,为从业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方案。遵循该标准不仅能够提高红瑞木的成活率和产量,还能有效提升其品质,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