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信息模型审查系统中模型交付的要求、流程、内容和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基于BIM技术的模型交付与审查活动。
Title:Delivery Specification for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Review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2T 1145—2023建筑信息模型审查系统模型交付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与交付。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模型数据交换格式
标准要求所有参与方应采用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如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这一规定确保了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兼容性,避免因格式不一致导致的信息丢失或误解。例如,在项目初期就确定好使用哪种版本的IFC标准,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一致性。
模型精度等级划分
根据工程阶段的不同需求,将模型精度分为LOD100至LOD500五个级别。LOD100适用于概念设计阶段,而LOD500则用于施工完成后的维护管理。明确各阶段所需的最低模型精度有助于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参数化构件库建设
鼓励建立基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惯例的参数化构件库。这不仅能够加快建模速度,还能保证构件属性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比如,对于门窗这样的常见构件,应该包含其尺寸、材质等基本信息以及相关的性能指标。
可视化表达要求
强调通过三维视图来直观展示设计方案的重要性。除了基本的正交投影图外,还应提供剖面图、轴测图等多种形式的可视化成果。同时,对于复杂的空间关系或者难以理解的部分,可以借助动画演示等方式加以说明。
安全性考量
鉴于建筑信息模型可能涉及敏感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必须采取加密措施以保护数据安全。此外,还需制定严格的权限管理制度,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特定内容。
以上只是对《DB3212T 1145—2023建筑信息模型审查系统模型交付规范》部分内容的简要介绍。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希望上述内容能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