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复合透水路面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场所复合透水路面的设计与施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omposite Permeable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2/T 1142—2023《复合透水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是一部专门针对复合透水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的技术文件。该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实施,确保复合透水路面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同时,也能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的关键要求
# 5.1 基础处理
根据规范第5.1节,“基础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强调了在进行复合透水路面建设前,必须对地基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处理。这包括清除软弱土层、回填适宜材料并压实至设计标高。此外,还要求设置适当的排水系统以防止积水,这对于保证路面结构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 6.2 材料选择
第6.2节指出,“透水性铺装材料的选择应当考虑其透水性能、强度及耐久性。”这意味着所选材料不仅要能够有效传导雨水,还需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抵抗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例如,推荐使用具有较高孔隙率但不牺牲强度的多孔混凝土或透水砖作为主要铺设材料。
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7.3 铺设工艺
规范第7.3节明确指出,“铺设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表面平整,并确保接缝处紧密连接。”这一条文强调了施工质量对于整体效果的影响。特别是在拼接不同板块时,需要特别注意密封措施,避免因缝隙过大而导致渗漏问题。
# 8.1 养护管理
最后,在第8.1节中提到,“完工后的养护工作同样不可忽视。”定期检查路面状况,及时清理堵塞物,以及适时补充维护材料都是保障复合透水路面长期正常运作的基础工作。同时,建议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测体系来跟踪记录路面使用情况的变化趋势。
综上所述,《复合透水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维护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指南,还特别突出了环保理念和技术细节的重要性。遵循这些指导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构建既美观又实用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