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蔬菜高温闷棚土壤消毒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设施蔬菜生产中采用高温闷棚方式进行土壤消毒的作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temperature Solarization Soil Disinfection in Protected Vegetable Cultivation DB3201T 1178-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1/T 1178-2023《设施蔬菜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规程》是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设施蔬菜生产中高温闷棚土壤消毒的技术要求。以下为规程中的重要条文及详细解读:
【条文】4.1 土壤准备:在进行高温闷棚前,应清除棚室内残留的植株残体、杂草及病虫害源。
【解读】此条强调了土壤准备的重要性。彻底清理棚室内的植物残体和杂草可以有效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滋生场所,为后续消毒创造良好条件。这是确保消毒效果的基础步骤。
【条文】5.1 闷棚时间:夏季高温季节闷棚时间为15-20天,冬季低温季节可适当延长至30-40天。
【解读】闷棚时间的选择需根据季节调整。夏季气温高,微生物活动旺盛,适合较短时间的闷棚;而冬季气温低,微生物活性减弱,需要更长时间来达到消毒目的。这一规定有助于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并保证消毒效果。
【条文】6.2 温度控制:闷棚期间棚内温度应保持在50℃以上至少持续24小时。
【解读】高温是杀死病原菌和害虫的关键因素。维持足够高的温度对于破坏病原体的生存环境至关重要。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棚内温度变化,并采取措施如覆盖保温材料等确保温度达标。
【条文】7.1 施肥管理:闷棚结束后应及时施加有机肥料或生物菌肥以恢复土壤肥力。
【解读】经过高温处理后的土壤往往缺乏有益微生物群落,此时补充有机肥料或生物菌肥能够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重建,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其保水保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