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田克氏原螯虾春季两茬养殖的技术要求,包括养殖环境、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控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采用稻田模式进行克氏原螯虾春季两茬养殖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Regulations for Spring Two-crop Cultivation of Procambarus clarkii in Paddy Fields DB3208T 206-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8/T 206-2023《稻田克氏原螯虾春季两茬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稻田中克氏原螯虾(即小龙虾)的高效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池塘准备
- 标准要求在放养前7-10天,对稻田进行彻底清整。具体包括清除杂草、平整田面以及修缮田埂,确保其高度不低于60厘米并夯实,防止渗漏。
- 在池塘内设置隐蔽物如竹筒或瓦片等供虾苗栖息,同时施加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用量约为每亩150-200公斤。
2. 种苗选择与投放
- 种苗应来源于健康无病害的养殖场,规格整齐且活力强。建议选择体重在2-4克之间的幼虾作为第一茬养殖对象。
- 投放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3月中下旬至4月初,此时水温稳定在12℃以上即可开始操作。每亩适宜投放数量为8000-10000尾左右。
3. 日常管理
- 定期监测水质状况,保持透明度在30-40厘米之间,溶解氧含量不得低于5毫克/升。
- 每隔7-10天投喂一次新鲜饵料,初期可选用小鱼、螺蛳等动物性饲料为主,随着生长逐渐增加植物性饲料的比例。
- 注意观察虾群活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比如调整饲料种类或减少投喂量。
4. 疾病防控
-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整个养殖周期内定期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剂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
- 若出现病害迹象,则需立即停止喂食,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治疗,切勿滥用抗生素类产品。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稻田克氏原螯虾春季两茬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于推动当地特色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