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控措施、监测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指导。
Title:Rice Disease and Pest Green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8/T 207-2023《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以下将对规程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规程要求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网络,定期开展田间调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特别强调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例如,第5.1条规定:“每50公顷设置一个固定监测点,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日常巡查。”这意味着在较大规模种植区需要合理布局监测站点,确保信息收集全面且及时。
2.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
规程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作为主要手段之一。第6.2条指出:“优先选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制剂等环保型产品。”具体来说,在水稻生长期间可释放赤眼蜂控制稻纵卷叶螟;使用白僵菌防治稻飞虱等害虫。同时鼓励研发新的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并将其纳入推荐名录中供农民选择。
3. 农业生态调控措施
为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规程提出了多项农业生态调控策略。比如第7.3条提到:“实施轮作休耕制度,避免连作障碍。”这不仅有助于减轻土壤病原菌积累,还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有益微生物群落发展。此外,还建议推广抗病品种选育工作,结合抗性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更加适应本地环境条件的新品种。
4. 化学农药减量增效
尽管强调绿色防控理念,但规程并未完全排斥化学农药的使用,而是倡导精准施药原则。根据第8.1条,“严格按照推荐剂量施用农药,不得随意加大用量。”并且要求建立用药档案记录每次作业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对象及所用药品名称等信息,便于追溯管理。另外,鼓励采用无人机喷洒等现代化装备以提高作业效率并减少浪费。
5. 应急处理机制
当遇到突发性重大病虫害时,《规程》建立了应急响应体系。第9.2条规定:“一旦发现严重危害迹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组织专家会诊确定最佳处置方案、调动资源迅速投入防控行动以及加强宣传培训提升农户自救能力等方面内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程度,维护农业生产秩序和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从多个维度构建起一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既体现了对传统经验的继承与发展,也融入了许多创新性思维和技术成果。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共同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