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数据平台运行维护的基本要求、运行管理、维护管理、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和评估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公共数据平台的运行维护工作,确保平台稳定、高效运行。
Title: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pecification for Public Data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2/T 1148—2023公共数据平台运行维护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它为公共数据平台的运行维护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标准中对“公共数据平台”、“运行维护”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公共数据平台”被定义为由政府主导建设,用于存储、管理和服务公共数据的信息系统。这一定义明确了平台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有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2. 组织与职责
- 规定应设立专门的数据管理机构,负责平台的整体规划、建设和日常运营。该机构需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并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这确保了平台有专门的团队进行管理和技术支持,避免因责任不清导致的工作延误或失误。
3. 数据采集与更新
- 强调数据采集应遵循合法合规原则,确保数据来源可靠且经过授权。同时要求定期对数据进行校验和更新,保持数据的新鲜度和准确性。这对于保障数据质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平台提供的服务效果。
4. 安全防护措施
- 提出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加密传输、访问权限控制以及应急响应机制。这些措施旨在保护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或篡改,从而维护用户信息安全。
5. 性能监控与优化
- 要求定期监测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吞吐量等,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此外还鼓励采用新技术手段提升系统稳定性,比如引入云计算技术来增强计算能力。
6. 培训与发展
- 注重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个人发展计划制定,通过持续学习让员工掌握最新知识和技术,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这对于保持团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7. 评估反馈机制
- 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收集各方意见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作为改进依据。这样可以促进良性循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整个体系。
以上内容只是标准部分内容的重点摘录及深入分析,全面理解和执行该标准对于构建高效稳定的公共数据平台非常重要。希望上述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把握这项标准的核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