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黄瓜保护地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绿色食品黄瓜的保护地栽培。
Title:Green Food Cucumber Protected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030-2023《绿色食品黄瓜保护地栽培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青海省的黄瓜种植产业实现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规定了黄瓜保护地栽培的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这包括空气、灌溉水和土壤三个方面。空气质量要求空气中不得含有毒有害物质,且尘埃量要低;灌溉水质量要求pH值在5.5-8.5之间,不得含有重金属等污染物;土壤质量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并且不得有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这些严格的环境要求是为了确保黄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二、品种选择
标准强调应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优质高产的品种。具体来说,要求种子纯度达到98%以上,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90%,并且要求种子来源正规可靠。这一规定有助于保证黄瓜种苗的质量,提高作物的整体素质。
三、栽培管理
在栽培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技术措施。例如,在整地施肥环节,要求深耕细作,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比例控制在1:0.5:1左右。定植时要注意株行距合理布局,一般采用双行或单行种植方式,行距40-50厘米,株距25-30厘米。田间管理过程中要适时浇水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上市等。这些细致入微的规定有助于科学规范地开展黄瓜生产活动。
四、病虫害防控
针对黄瓜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红蜘蛛等虫害,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农业防治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措施;物理防治可以使用黄板诱杀蚜虫、防虫网覆盖等方式;化学防治则要求严格按照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执行,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收获与贮藏
关于收获时间,标准建议根据市场需求适时采收,通常从开花授粉后10-15天开始采摘。采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并保持果柄长度适宜。贮藏环境需保持低温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7-10℃,相对湿度85%-90%,防止出现冷害或腐烂现象。此外还应注意定期检查库存情况,及时剔除不合格产品,确保最终上市商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绿色食品黄瓜保护地栽培技术规范》从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到收获贮藏等多个环节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为黄瓜种植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操作指南。遵循该标准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黄瓜产量和品质,还能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