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森林草原火灾重点隐患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估程序、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和结果应用。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行政区域内森林草原火灾重点隐患的评估工作。
Title: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Key Hazards of Forest and Grassland Fi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2193-2023《森林草原火灾重点隐患评估规范》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森林草原火灾隐患评估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青海省的实际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首先,标准中明确指出,森林草原火灾重点隐患评估工作应当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进行评估时,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且要考虑到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
其次,标准要求对森林草原火灾的重点隐患进行全面识别。这包括但不限于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气象条件等因素。例如,在地形地貌方面,陡峭的山坡、峡谷等地形容易形成火势蔓延的通道;而在植被类型上,针叶林、灌木丛等易燃植被分布区域则应被视为重点关注对象。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人为因素的影响。随着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野外用火不当、乱丢烟头等行为都可能成为引发火灾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评估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潜在的人为风险点,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
对于气象条件这一要素,标准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比如,在干旱季节或者大风天气条件下,发生火灾的概率会显著增加,这时就需要加强监测预警力度,并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最后,标准还规定了评估报告的内容构成以及编制流程。一份完整的评估报告应该包括基本情况介绍、隐患分析、对策建议等内容,并且在整个编制过程中要注重数据收集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确保最终形成的报告能够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总之,《森林草原火灾重点隐患评估规范》不仅为我们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保护森林草原资源、减少火灾损失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严格遵守该标准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升我们应对森林草原火灾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