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秸秆黄贮制作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制作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本文件适用于以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黄贮饲料制作的过程。
Title:Corn Stalk Yellow Silage Produc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291-2023《玉米秸秆黄贮制作技术规范》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玉米秸秆黄贮的制作过程,确保产品质量,提高饲料利用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料选择与处理
标准指出,用于黄贮的玉米秸秆应为新鲜且无霉变的秸秆。在选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成熟度:适宜的收获期是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此时干物质含量适中。
- 水分含量:理想的水分范围应在60%-70%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发酵效果。
- 杂质去除:清除泥土、石块等杂质,保证原料纯净。
添加剂使用
为了改善黄贮效果,可以适量添加乳酸菌或其他微生物制剂。这些添加剂有助于促进有益菌群生长,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从而提高饲料品质。具体使用量应根据产品说明书执行,并结合实际情况调整。
装填与压实
装填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分层装填:每层厚度控制在15-20厘米左右,逐层压实。
- 密封性:确保容器完全密封,防止空气进入导致氧化。
- 温度控制:初期保持适宜温度(一般为20℃-30℃),有利于乳酸菌快速繁殖。
发酵管理
发酵期间需要定期检查密封状况及内部环境变化:
- 观察pH值:正常情况下,经过约两周时间,pH值应降至4.2以下。
- 避免开盖:除非必要,尽量减少开启次数以维持良好发酵条件。
- 储存条件:成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通过遵循上述规定和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升玉米秸秆黄贮的质量,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